“一人兴善,万人可激。”近年来,广州市坚持把见义勇为工作作为平安广州建设的重要内容,率先在全国成立市级见义勇为基金会,颁布实施《广州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将见义勇为纳入法治化轨道。
成立以来,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逐渐形成完善了见义勇为人员评定、奖励、保障等配套制度,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不断推动广州见义勇为工作规范化、创新化发展。2020-2021年,连续两年被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广州市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评为“广州地区慈善组织透明度评价A等级”。2022年10月,基金会获评5A级社会组织。
常态化走访
发放慰问金5600余万元
基金会建立常态化慰问机制,每年节假日组织上门走访慰问、清明开展纪念活动。近年来,为见义勇为人员(家属)1.8余万人次,发放慰问奖励金5600余万元。2023年春节,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共慰问了92名见义勇为人员(家属),发放慰问金110.4万元。今年清明,基金会人员专程驱车100多公里,前往因冲进火海抢救集体物资而牺牲的英烈罗国强、邱艳玲家庭走访慰问。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慰问对象保持长期关注和关心。”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蔡巍介绍,基金会把在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和广州市户籍人员在其他城市的见义勇为行为,均列入广州见义勇为评定和慰问范围。
在看望慰问时,基金会负责人仔细询问家属们的健康状况、家庭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如遇困难可及时联系基金会,“关键是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广州还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社会救助体系,为人员落实政策性补偿,帮助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家属及伤残人员解决住房、落户、子女读书、就业、医疗等问题。
广州通过地方立法、出台政策、财政支持、社会捐助、奖励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凝聚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见义勇为事业,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法协调、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见义勇为工作格局。基金会也有序开展社会募捐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群防共治
“广州街坊”凝聚见义勇为强大合力
2023年4月25日,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对18宗36名见义勇为人员进行慰问奖励,受表彰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最小应急单元成员、公交或出租车司机占比较多。
为强化宣传引导,广州在全市公共场所投放见义勇为公益宣传片《1分钟能做什么》,筹建见义勇为主题公园,深入开展“交通行业见义勇为之星”“羊城最美保安员”“广州市见义勇为好市民(好街坊)”“广州市见义勇为最美街坊”和“广州市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等评选活动,以榜样人物影响人、感召人、带动人。
同时,广州坚持把见义勇为工作与城市群防群治工作结合起来,以“广州街坊”名义统一规范全市群防群治队伍,通过开展治安巡逻、邻里守望、联户联防等形式发动群众参与见义勇为事业。
对实名加入“广州街坊”群防群治队伍的市民,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每年出资100万元购买人身意外险和第三者责任险。
近年来,广州市共有4人获评“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281人获评“见义勇为好市民(好街坊)”称号,先后涌现“托举哥”周冲、“数秒救回两条命”的公交师傅张志德、“徒手爬楼救火英雄”周求清等典型代表。
针对普通群众的见义勇为行为,蔡巍建议,首先要量力而行,鼓励见义智为、见义众为。此外,要及时报警,积极寻求公安机关帮助。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蔡巍表示,广州将继续推进见义勇为事业深入发展,发挥新时代榜样作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州汇聚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