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青福:见义勇为显担当 匠心坚守照初心

信息来源:兰铁青年
发布时间:2025-07-04

11.jpg

马青福,现任陇南工务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副主任,曾获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兰铁五四青年标兵等荣誉。

冰湖救人,见义勇为显担当

2025年3月8日,在甘肃省临夏市蝴蝶桥人工湖畔,暖阳洒在冰面上,泛着点点亮光。马青福周末休息正与家人在湖边散步,突然,远处传来几声急切的呼喊:“有人落水了!”“快来救人啊!”马青福循声望去,粉红的书包在湖水中格外显眼。原来是一名小学生在冰面嬉戏时不慎踩破冰面,身体坠入冰冷刺骨的湖水里。落水的地方两边是斜坡,周围没有任何可供抓取借力的东西,稍有不慎就会滑落,情况十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马青福迅速挽起裤腿,毫不犹豫地踏进冰冷的湖水。刺骨的寒意没有让他有丝毫退缩,他稳稳地将孩子抱起,托举上岸。此时,他才发现,就在离自己不足一米的地方,湖水已快要没过腰部。

上岸后,他急忙查看孩子的情况,确认孩子身体并无大碍后,才长舒一口气,轻声叮嘱道:“赶紧回家换身衣服,别着凉了。”马青福的事迹在车间职工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大家纷纷对他发出称赞。他却淡然回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壮举,而是兰铁青年刻进骨子里的本能。”这种“本能”,早已融入他的血脉——2019年暴雨夜,杨家川线路维修工区11名青年用一根绳索从洪流中抢回生命;2024年防洪巡查中,90后青年雷亚峰跪在泥浆中徒手疏通排水渠半小时……“我们不是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马青福饱含深情的说。

12.jpg

精检细修,扎根一线守平安

如果说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是精神底色,那么日复一日的精检细修就是对安全的庄严守护。他始终牢记刚入路时师傅的教诲:“铁路人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安全必须是百分之百。”为了这句话,他白天跟着师傅学技术,晚上抱着规章“啃”理论,手指磨出了茧子,笔记写满了本子。13年如一日坚守在安全生产第一线,在一次次天窗作业中,他习惯了与风雪斗争、与铁轨为伴、与精度较真。在零下20℃的冬夜里打磨轨缝,在暴雨中连续72小时防洪看守......

曾任副主任的马青福,所在的渭源线路车间管辖的162.3公里线路是一部写满挑战的“立体词典”——19座桥梁飞跨沟壑,12座隧道穿山越岭,面对挑战,他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创新实施“下沉点精准起道法”,在兰渝线首次集中修中连续奋战45个昼夜,用毫米级的较真换来连续8年设备质量良好,防洪期间暴雨如注,他和同事们冒雨巡查线路,在看守点一待就是几天几夜,清理排水渠、水害抢修始终冲锋在前,被雨水泡得发白的脚掌,就是最动人的安全勋章。

13.jpg

14.jpg

薪火相传,匠心传承育新人

面对车间88%的青年占比,他深知,安全守护需要代代接力。他积极创立“实训+夜校”培养机制,白天以钢轨为教具现场教学,夜晚研读规章强化理论。针对车间管内路基均为湿陷性黄土地段和雨季降雨集中的实际,带领青年开展技术攻关,按照轨检车70米弦思路,结合人员机具、材料和天窗时间确定下沉点撬头、撬尾起终点,对下沉点按照起道方案进行逐枕起道,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在渭源站13#道岔整治中,他提出的胶接技术改进方案,为段节约成本上万元。编制“一站一案”处置手册,对道岔无表示、晃车、红光带等应急事项,组织青工反复开展应急演练。按照“一周一练”原则,扎实开展青年小班制实作训练千余场次,75名青工全部取得中级工资质,其中52人取得高级工以上资质,3人获得局级青年岗位能手,1人获局级技术能手,打造出一支“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青年铁军。

16.jpg

风笛长鸣催奋进,车轮滚滚写忠诚。当复兴号在钢轨上飞驰而过,当胡麻岭隧道的灯光照亮旅客归途,马青福始终坚信,向上向善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扎根岗位的坚守,是脚踏实地的担当,是平凡中的执着与热爱。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让五四精神在万里铁道线上焕发新时代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陇南工务段团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