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 老有所为​——记武威市凉州区慈善协会会长李福山

信息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17

image.png

李福山在康德颐养院与残疾老人交流。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摄

面对轻生落水者,毫不犹豫伸手施救;八年如一日,和老伴一起关心关爱残疾人;牵头成立慈善协会……他,就是“甘肃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武威市凉州区慈善协会会长李福山。

近日,甘肃省文明办公示了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建议人选名单,李福山成功入选。

天马湖上勇救落水者

时间回拨到2023年6月20日。

当晚9时许,67岁的李福山和老伴在武威城区天马湖畔天马桥上散步时,看到一名中年男子蹲在桥栏边上,神情沮丧,还不时地向桥下张望。

男子的举动引起了李福山的注意,他刚想上前询问,男子却突然翻越护栏跳入湖中。

“快打急救和报警电话。”李福山朝老伴喊道,同时急寻救援工具。

发现附近有一艘清淤船后,李福山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快速解开备置的救生圈,扔向在水中挣扎的男子,并将船划到男子身旁,不停开导该男子。最终,男子伸手抓住救生圈,被李福山拉到了船上。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将男子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李福山才松了一口气。

事后曾有人不止一次地问及救人初衷,李福山说:“当时情况紧急,哪有时间思考,唯一的念头就是快救人。”

image.png

李福山热心慈善不言悔。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摄

热心慈善不言悔

“李会长是个好人,他对我们很关心……”提及李福山,凉州区怀安镇芦家沟村村民杨世录、郭玉莲老两口赞不绝口。

杨世录、郭玉莲老两口是李福山的结对帮扶对象。今年75岁的郭玉莲年老体弱,因病长期瘫痪在床。自2016年接入康德颐养院至今,李福山一直帮助两位老人。

从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退休后,2016年李福山自愿加入凉州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康德颐养院、脑病医院),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和其他工作人员一道深入60多个乡镇、14个社区,持续开展助残政策宣传、精神慰藉、心理咨询、医疗康复服务等活动,帮助智力残疾、精神残疾、重度肢体残疾人员提高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李福山夫妇还累计为武威一中30多名贫困学子捐资20万余元。

“我和李会长认识已经七八年了,他经常和工作人员交流,让大家用爱心来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康德颐养院副院长曹玉香说,李福山的爱心感染了许多人。

“只要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公益事业,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李福山说。

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老李,你都60多岁的人了,还费劲吃力地干慈善,图个啥呀?”

李福山用实际行动给出回答。

2021年9月29日,在民政部门大力支持下,李福山联络各方爱心人士成立凉州区慈善协会,并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开展慈善救助活动是慈善协会的宗旨和目的,通过实施‘情暖凉州’‘救灾助困’‘助医行动’‘阳光助学’等系列慈善救助活动,切实做到救到急处、救到难处、救到实处。”李福山说。

凭着满腔热情和不服老的劲头,李福山带领慈善协会一班人主动出击,拓宽筹资渠道,创新募捐方式,千方百计筹措慈善款物。

担任凉州区慈善协会会长以来,李福山广泛吸纳会员,发展单位会员31个,个人会员833名,定向捐赠款物987.7万元,开展慈善捐助活动42次,慈善救助人员达1574人次。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李福山第一时间带头捐款,号召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奉献爱心。

“李会长为困难群体带去了希望,给了他们重拾美好生活的信心。”一位受帮扶救助的群众说。

近日,李福山将自己作为甘肃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获得的2万元奖金,分别捐赠给省、市、区见义勇为工作机构,希望通过个人力量支持见义勇为事业,倡导见义勇为社会新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路走来,李福山从不言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