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感人故事——见义勇为退役军人杨育龙

信息来源:定西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12-13
 12月10日,陇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收到一份来自山东青岛的感谢信和一面锦旗,让我们走进它们背后的故事。

图片

 11月21日,陇西籍退役军人杨育龙和战友前往陇南千坝草原旅行,途中遇到山东青岛解德刚一家回陇南探亲,车辆遇险在当地,杨育龙和同伴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实施救援。他们利用部队所学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体能,硬是将车辆从淤泥中推了出来。期间,车上的夏丹老人因高原反应,身体感到不适,杨育龙利用在部队期间所学的卫生员急救知识,对老人开展了心肺复苏救治,很快老人得到恢复。事后,解德刚拿出一沓现金表示感谢,可杨育龙和战友拍拍身上的泥土,拒不接受,转身离去。

图片

 杨育龙表示,作为退役军人,他只是尽了自己的职责和本分,他和战友做的只是一些简单的急救操作,相信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这样做。
  让我们为陇西籍退役军人杨育龙点赞、喝彩!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担当和奉献精神,为我们的社会注入了正能量。

(附感谢信原文)

图片

图片

感谢信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首先,请向优秀退役战士杨育龙同志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在危急时刻,是他的见义勇为和及时救助,使我们三人和随行车辆得以从危难中挣脱,平安返程。
       2024 年11月21日,我们三位在陇南探亲路上,因不熟悉当地特殊地形路况及瞬息万变的气候情况,车辆陷入路上污泥中。我们一行三人,只有一名男同志,三人想了诸多办法包括从沿路周边捡拾树枝、碎木板垫车等,但车轮陷入污泥漩涡中无法前行及后退,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这时,陇南高海拔的山区又飘起冰冷的雪,一行人又累又冷又饿,关键山区中所有手机都无信号,申请外部救援也实现不了,三个多小时过去了,一个人一辆车都没有等到,情况十分危急。
       我们随行一位同志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拖着一身泥泞沿着山路向出行反方向山下申请救援,不知转了多少个山头,偶尔遇到的两辆车也拒绝实施救援。等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遇到退役人员杨育龙及其伙伴车辆,两位小伙说:"没问题,我们马上赶过去,阿姨你别担心,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救人就是我们的责任!"随后就开车拉着我们这位同志翻越重重山路来到事故现场,他们利用在部门学到的专业救援知识,将两辆车固定好后,又及时调整拉力的方向,不怕寒冷、艰难地趟着污泥,一步步硬把车推了从泥泞的漩涡中连拉救了出来。
       看着杨育龙同志满身的泥泞,看着他们义无反顾的背影,这些零零后子弟兵的义举深深感动了我们。军爱民,民拥军,杨育龙同志作为新时代的退役人民子弟兵,树立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先进典型,这离不开部队和地方平日的教育和培养,我们深知,在这和平年代是你们默默坚守、无私奉献才换来了我们的安宁和幸福生活。无论是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还是在日常训练和巡逻中,你们都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贯彻了习总书记新强军思想精神,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此请接受我们最真挚的谢意!感谢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感谢部队和地方的悉心教导,同时也向全体退役军人表示致敬,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份温暖,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尽己所能将这份爱与温暖传递下去。

此致

 敬礼!

                                    解德刚 1865323XXXX

                                    夏 丹 1875326XXXX

                                    赵玉 1766758XXXX

                                       2024年12月6日


×